(71kb)

 

1. 明太祖推行君主集權的動機:

 

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,建立明朝後,採取一系列加強君主集權的措施。以下為明太祖推行君主集權的動機:

 

. 借鑑歷史

太祖鑑於宋室孤弱而敗亡,元朝權臣勢大,王綱不振,於是厲行君主集權,提高皇權,重行封建,以固帝業。

 

. 性格猜忌

太祖出身寒微,學識淺薄,加上性格猜忌多疑,常恐功臣奪權篡位,尤其太子早死,太孫幼弱無能,深恐國祚不長,遂集權於君,鞏固朱姓基業。

 

明太祖實行君主集權政策,大大加強了明王室的統治力量,鞏固國家的統一,但極端的君主集權,卻為明朝的滅亡埋下遠因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2. 明太祖君主集權的措施:

 

. 廢除宰相

洪武13年,太祖深慮相權太大難以控制,以左丞相胡惟庸意欲謀反,廢中書省和罷相,全國政事由六部分理,直接向皇帝負責。

 

. 恢復封建

為屏藩皇室,自洪武3年起的15年間,太祖分封了25位兒孫為王,鎮撫全國軍事要地,各擁300019000兵,但不能干預封地內的事務,以防藩主勢大。

 

. 控制地方

太祖劃分全國為13承宣布政使司,在每一承宣布政使司分由三司出任,布政使司掌財政和民政,提刑按察使司掌刑法,都指揮使掌軍事,三權分立,各不相屬,直隸中央,鞏固君權。

 

. 分割軍權

  明太祖以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共管軍事。五軍都督府負責統兵,但無調兵之權;兵部掌管軍官之選拔與士卒之訓練,但無統兵之權。戰時皇帝命將出征,戰罷兵歸於朝,以防將帥擁兵。

 

. 加強監察

太祖設都察院彈劾朝臣,六科給事中稽查六部,監察御使巡視地方官,限制百官權力,提高皇權;又設錦衣衛檢校偵查臣民,由太祖直轄,

 

. 殺辱大臣

  太祖恐功臣恃功專橫,藉口誅殺如徐達、李善長等功臣;又屢興獄如胡惟庸案、藍玉案,株連數萬人。此外,為提高君威,規定朝臣進見須跪對,並隨時廷杖大臣,打擊大臣尊嚴。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
3. 明太祖君主集權措施的影響:

 

. 廢除宰相,釀成宦禍

太祖廢相,令軍國大權集於帝王一身。自明宣宗後,君主多昏庸,且輔弼乏人,遂予宦官擅權之機。

 

. 恢復封建,宗室相殘

太祖恢復封建,宗室諸王擁兵自重,終引起內訌,發生靖難之變及日後骨肉相殘的禍亂(如高煦之亂、寊鐇之亂、宸濠之亂)。

 

. 刻薄寡恩,政風因循

太祖誅殺功臣,折辱臣下,設錦衣衛,大興文字獄,種種刻薄措施,造成君臣離心,人才凋零,朝臣萎靡苟且,政局日壞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4. 比較宋太祖與明太祖推行集權政策的動機:

 

宋太祖即位之初即厲行中央集權政策;明太祖時,天下既定,亦採君主集權政策。現比較兩者推行集權政策的動機:

 

宋太祖的動機

明太祖的動機

. 借鑑歷史

宋太祖鑑於唐末五代國家分裂,藩鎮擁兵割據,難以控制,乃行中央集權之強榦弱枝政策。

. 借鑑歷史

明太祖鑑於宋室孤弱而敗亡,元朝權臣誤國,於是厲行君主集權,提高皇權,並重行封建,屏藩皇室。

. 出身有關

宋太祖以黃袍加身得國,深知軍將難控,為免陳橋兵變重演,乃行中央集權之重文輕武政策,削弱軍人勢力。

. 出身有關

明太祖出身寒微,學識淺薄,加上性格猜忌多疑,常恐功臣奪權篡位,遂集權於君,鞏固朱姓基業。

 

宋的中央集權政策由於過份針對五代流弊,未能因時制宜作出調整,造成宋代國勢積弱;明採君主集權政策,使政治好壞全取決於君主的賢愚,遂埋下了明亡的遠因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
5. 比較宋太祖與明太祖推行集權政策的手段:

 

宋太祖的手段

明太祖的手段

. 手段溫和

宋太祖於杯酒言歡之間,收回石守信、高懷德、王審琦等功臣的兵權。

. 手段殘酷

明太祖大事殺戮功臣,如胡惟庸一案,株連三萬餘人,手段殘酷。

. 以文代武

宋太祖重文輕武,禮待文人,並以文人代掌軍事。

. 折辱大臣

明太祖以跪對、梃杖、鞭笞等折辱大臣而提高君權;又大興文字獄以壓制文人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6. 比較宋太祖和明太祖的集權政策:

 

宋太祖的集權政策

明太祖的集權政策

. 宰相權位

  宋太祖分割相權,以中書令、樞密使、三司便分別掌理行政、軍事、財政,彼此互不統屬,由皇帝獨攬大權,相權大為削弱。

. 宰相權位

  明太祖於洪武13年,以胡惟庸謀反,下令罷中書省,廢宰相,由六部分掌國家政務,皇帝直接管轄,加強君主權力。

. 地方行政

  宋太祖分全國為15路,每路設四監司,分掌屬下諸州的軍事、財政、刑獄、錢穀,由中央直接委派;路之下設州縣,中央派文人分管地方上的軍、政、財三權,三年一調,本地人不得在本州縣為官;又設立「通判」一職,副署地方政令,並直接向皇帝舉報地方吏治得失。

. 地方行政

  明太祖恢復封建,先後分封25個兒孫在各軍事要地,以防叛變;將全國劃分為13個承宣布政使司,在每一承宣布政使司分設三司,布政使司掌財政和民政,提刑按察使司掌刑法,都指揮使掌軍事,三權分立,直隸中央,以鞏固君權。

. 監察方面

  宋太祖設獨立的諫院和御史台,直接向皇帝負責,以監察百官;又在各地設通判,舉報地方吏治得失,使內外均受君主操控。

. 監察方面

  明太祖監察手段甚於宋太祖,中央設都察院,監察百官,另派監察御史巡視地方;又設錦衣衛,用以刺探臣民私隱。

. 軍事方面

  宋太祖選精壯士卒入京,編為禁軍,地方則只留老弱的廂兵,令中央保持軍事優勢。以文人掌兵,並厲行更戍法,以免將帥擁兵自重。

. 軍事方面

  明太祖以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共管軍事。五軍都督府負責統兵,但無調兵之權;兵部掌管軍官之選拔與士卒之訓練,但無統兵之權。戰時皇帝命將出征,戰罷兵歸於朝,以防將帥擁兵。

. 集權手段

  宋太祖的集權手段比較溫和,借杯酒言談,使石守信等宿將放棄兵權;對開國功臣,多加優惠,甚少殺戮。

.  集權手段

  明太祖對功臣大肆殺戮,其中以胡惟庸、藍玉案株連最廣,手段極盡殘酷;又規定大臣上朝必須跪對,又濫施廷杖,以加強君權。

7. 明朝宦官擅權的因由:

 

宦官專權是明代中期的政治特色。明中晚期,宦官專權亂政,為禍極為慘烈,使明室由盛而衰。明朝宦官得以專權,有以下原因:

 

. 太祖廢相

明太祖廢相後,朝無宰輔,大權集中於皇帝一人身上。然皇帝精力有限,需人輔助,且成祖以後的君主多昏庸稚弱,宦官以近臣之利,得竊權之機。

 

. 君主寵信

明成祖得宦官之助,靖難成功,乃任用宦官專征、出使、監軍等。宣宗又設內書堂教宦官讀書識字,宦官乃得通文墨、曉古今,參預政事。晚後君主昏庸,不理政事,國事遂落宦官之手。

 

. 朝臣羽翼

明中葉後,朝中黨爭日熾,由於宦官握有重權,朝臣爭相趨附獻媚,以排斥異己.宦官遂乘機控制大臣,專擅朝政。

 

4.控制廠衛

明設錦衣衛、東廠、西廠和內廠等,俱由宦官控制;廠衛偵緝叛逆,生殺任意,使宦官權燄更高。

 

明代自成祖開始,宦官染指軍權;英宗以後,因君主幼弱昏庸,宦官得以專權,宦禍幾乎與明代政治相始終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8. 明朝宦官為禍情況: (合而概述)

 

. 發動外戰

英宗時,宦官王振興兵伐麓川,大敗而回,引起西南民族反叛。其後瓦剌入侵,王振欲圖邀功,慫恿英宗親征,釀成「土木堡之禍」,英宗被俘。

 

. 廢立君主

土木之變後,英宗戰敗被俘,其弟景帝即位。後瓦剌交回英宗,英宗退為太上皇。景帝八年,景帝病重,宦官曹吉祥與朝臣發動政變,擁英宗復位,景帝被廢,史稱「奪門之變」。

 

. 陷害忠良

憲宗時,宦官汪直掌西廠,與萬貴妃勾結,隨意捕殺大臣,排除異己;武宗時,宦官劉瑾受寵幸,掌內廠,其黨羽則掌東西廠,誅殺正士,一時賢臣殆盡;熹宗時,宦官魏忠賢當權,屢興大獄,陷害左光斗、楊漣等忠良之士。

 

. 苛徵暴歛

  神宗時,宦官陳奉、楊榮,為礦監和稅監,在各地濫收稅項,橫徵暴歛,民怨沸騰。

 


. 導帝嬉遊

武宗時,宦官劉瑾於宮內設豹房、列酒肆,縱情行樂,又引帝微服出遊耍樂,不理國政;熹宗時,宦官魏忠賢誘帝終日作樂,為倡優聲伎,置國事於不顧。

 

明代中葉以後,宦禍熾烈,以致剛紀敗壞,賢良盡去,軍紀廢弛,民生困苦,於是內則黨爭及民變,外則給予滿族坐大之機。最後流寇四起,滿清入關,明朝覆亡。

 

皇帝

英宗

憲宗

武宗

神宗

熹宗

宦官

王振

汪直

劉瑾

陳奉、楊榮

魏忠賢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9. 明朝宦官為禍情況: (王振、汪直、劉瑾、魏忠賢)

 

有明一代,宦官為禍甚烈,使政治腐化,軍機貽誤。現列舉王振、汪直、劉瑾和魏忠賢三人的事例,說明明代宦官為禍的情況:

 

. 英宗時的王振

王振依仗英宗寵信,貪財嗜利,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,又移去太祖所立之禁宦預政的鐵牌,後更慫恿英宗親征瓦剌,以致發生土木之變,英宗被俘。

 

. 憲宗時的汪直

憲宗設立西廠,命汪直掌理,此後汪直利用職權,屢興大獄,殘害忠良。汪直又擅作威福,經常自請外出巡邊,其儀仗陣容可與皇帝相比,以致天下「只知有汪太監,不知有天子」。

 

. 武宗時的劉瑾

劉瑾矯旨設立內廠,刑罰較東西二廠更甚,株連極其冤濫;又矯詔規定由他掌理百官升降;且多方誘導武宗嬉戲作樂,荒廢政務,由己專權獨斷朝政。

 

. 熹宗時的魏忠賢

  魏忠賢掌權,自比九千歲,利用東廠,屠殺批評宦官的東林黨人,毀各地書院;又屢興大獄,殺害忠良、邊將。此外,誘使熹宗為倡優聲伎終日淫樂,不顧朝政;更令各地為己修建生祠,以配孔子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10. 明朝宦禍的影響:

 

. 敗壞朝政

明代宦官掌握朝政大權,操縱官員升降,又利用廠、衛等特務機構橫行霸道,結黨營私,造成政治上貪污行賄、阿諛奉承的劣風,政局日趨敗壞。

 


. 摧折人才

宦官把持廠衛,對賢良之士隨意羅織罪名,緝捕屈殺,如英宗時的于謙,熹宗時的左光斗、楊漣等均死於廠獄,嚴重摧折國家人才。

 

. 引起黨爭

朝野正直之士組成東林黨,議論抨擊朝政,引起東林黨爭。其後非東林黨官員趨附得勢宦官,殘酷殺害東林黨人,形成黨獄。

 

. 貽誤軍機

  宦官不懂軍事,卻掌監軍之職,冒奪戰功,令將士離心,且往往貽誤軍機,喪師辱國,如王振敗於土木堡,致英宗被俘。明末宦禍和黨禍交加,牽連鎮邊將帥,如熊廷弼、袁崇煥均為宦官陷害,危及邊防。

 

. 擾亂民生

  宦官憑仗權勢,強奪民田,並任稅吏、礦監,搜括民財,直接加深百姓痛苦,弄致民窮財盡,引發大規模的民變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11. 明末民變的原因\背景:

 

明代自中葉後,皇室的靡費、宦官的弄權及黨禍的紛爭,使國家面臨重重危機,再加上社會經濟的崩潰,民變乃隨之而起。以下略述明朝民變的起因:

 

. 政治腐敗

明朝中後期,皇帝昏庸,宦官得以弄權,至廠衛橫行;黨爭繼起,佞臣殘害忠良;地方官貪酷虐民,民不堪命,遂鋌而走險,終釀成民變。

 

. 土地兼併

明中葉以後,土地兼併嚴重,宗室、官僚、宦官霸佔大量土地,動輒千頃;地方富豪也藉高利貸和天災侵奪民田,至農民十有七八失去土地,淪為流民。

 

. 賦稅苛重

明末,冗吏增多,皇室奢糜,加上剿伐倭寇及朝鮮之戰,耗費繁多,但地方富豪瞞稅卻很嚴重,至國庫空虛,政府遂增加賦稅,如三餉(即遼餉、剿餉、練餉),然橫徵暴斂,促成民變。

 

. 欠餉裁驛

  明末財政困難,政府長期拖欠邊兵軍餉,加上官吏又常貪污剋扣,西北一帶邊兵經常譁變;此外,明思宗為節省開支,裁減陝西驛卒,大量失業者遂相繼為盜,其後加入民變行列。

 

. 天災為禍

  明代自神宗到思宗七十多年間,災年佔了63年,先後發生了許多地區性的動亂。思宗即位那年,陝西大旱,蝗虫為禍,政府未能及時救濟,飢民在無以為生下,起而作亂,形成大規模民變。

 

. 剿撫不定

  民變初期,朝廷本可乘其勢力未豐,加以痛擊,唯朝廷政策不定,時剿時撫,且用人不當,以致民變加劇,最後無法控制。

 

明代之亡,固亡於滿清,但亦與晚明民變迭起有直接關係。李自成入京,明思宗在煤山自縊,明朝遂亡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12. 明末民變的經過\概況:

 

明朝之流寇是由飢民、叛兵、驛卒相繼而成,後來愈聚愈多,且迅速蔓延.遂形成大規模之流寇之亂。以下略述明朝民變的經過\概況:

 

. 高迎祥作亂

思宗崇禎元年,高迎祥乘陝西大旱飢荒,首先發難,飢民擁高迎祥為闖王,其部下李自成自稱闖將,張獻忠自稱八大王。崇禎8年,高迎祥在滎陽大會被推舉為13路反明軍領袖,聲勢甚盛。

 

. 各自稱帝

崇禎9年,高迎祥為明將孫傳廷擒殺,李自成繼為闖王,與張獻忠分為兩股勢力。張獻忠轉戰長江流域,後敗走四川,在成都建國號大西,自稱大西國王;李自成則擾亂黃河流域一帶,崇禎16年入西安,建國號大順,自稱大順皇帝

 

. 李自成入京

崇禎17年,李自成乘勝領兵攻北京,明京師守軍潰敗,宦官曹化淳開門迎敵,思宗登煤山自縊殉國,明亡。

 

. 流寇被誅

  李自成入京後,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所擒,遂怒引清兵入關,大敗李自成。李自成敗走武昌,為鄉民所殺。張獻忠則於清兵攻四川時被殺。至此,民變大致上平定。

 

清兵入關後,迅即擊退李自成,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佔北京,立順治為帝,正式入主中原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13. 明末民變的影響:

 

. 破壞經濟

明末民變歷時十多年,竄擾黃河長江一帶,危及大半個中國,嚴重破壞社會經濟。另明廷為應付流寇,大幅增收剿餉,弄至民窮財盡,社會元氣大傷。

 


. 死傷無數

李自成和張獻忠等皆生性嗜殺,如李自成剖人腹為馬槽,張獻忠更甚,佔四川後,大肆屠殺百姓百萬,血流成河,更以開科取士為名,盡戮應試儒生。

 

. 傾覆明室

民變為禍十餘年,令明軍疲於奔命,且無法集中力量應付滿族的入侵,影響遼東政局。後李自成攻陷北京,思宗自縊,明遂亡。但因李自成部下擒奪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,促使吳三桂引清兵入關,開啟滿清入主中國的局面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14. 滿清入侵經過:

 

. 滿洲崛起

滿洲先世是女真族,散居中國東北一帶,北宋時曾建立金國。明初女真族分為建州、海西及野人三部,受明朝管轄。明末女真各部混戰不休,建州女真領袖努爾哈赤統一各部,建國號大金,史稱後金。

 

. 薩爾滸之役     (金兵勝)

明神宗萬曆46年,努爾哈赤以「七大恨」告天,出兵攻明。次年大敗明將楊鎬於薩爾滸。熊廷弼接任,防守穩固,後因讒被撤。繼任的袁應泰卻不懂軍事,戰敗而亡,努爾哈赤攻佔瀋陽和遼陽,並定都瀋陽,改名盛京。

 

. 廣寧之役         (金兵勝)

明廷再起用熊廷弼固守遼東,但以宦黨王化貞作箝制,結果王化貞貪功,輕率出戰而敗,廣寧失守,熊廷弼被誣告而死(王化貞卻竟不誅)。

 

. 寧錦大捷         (明軍勝)

明廷繼以孫承宗接任,孫承宗以屯田政策穩守,並命袁崇煥守寧遠。其後,孫承宗因忤閹黨而去職,宦官高第繼位,盡撤山海關外的防衛,獨袁崇煥死守寧遠。金兵屢攻不下,努爾哈赤更被火炮擊傷而死。努爾哈赤第8皇太極繼位,又縱兵錦州、寧遠,也被袁崇煥擊退,史稱此二役為「寧錦大捷」。

 

. 自毀長城

皇太極先後征服蒙古、朝鮮,解除後顧之憂,並對明形成半包圍之勢。崇禎初年,皇太極繞道迂迴進犯北京,袁崇煥急回,思宗誤中皇太極的反間計,以通敵罪殺袁崇煥,自毀長城。崇禎6年,明將孔有德、耿仲明、尚可喜相繼降清。

 

. 大清立國

崇禎9年,皇太極稱帝,是為清太祖,改國號,改族名為滿洲。崇禎15年,清兵攻陷松山、錦州兩城,明軍統帥洪承疇被俘投降,滿清基業遂成。

 

. 清兵入關

崇禎17年,流寇李自成攻陷北京,思宗自縊煤山。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變節降清,引清兵入關,迅即擊退李自成,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佔北京,立順治為帝,正式入主中原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比較東漢、明朝的宦禍起因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補充資料1

 

東漢自和帝起,外戚和宦官相爭弄權百多年,直至東漢衰亡;明朝宦官自成祖時干政起,至英宗時開始弄權,亦亂政至明亡。現比較兩朝的宦禍:

 

. 君主因素

東漢:東漢自和帝之朝開始,君主大多年幼繼位,且多夭折,釀成母后、外戚專政之局。及君主長,大見大權旁落,自有不甘,遂用心腹宦官,對付外戚,奪回政權,宦官因此得以竊權亂政。

明代:明太祖罷廢宰相,加上自英宗以後,君主大多年幼嗣位,長大後又多荒淫,無心政事,於是宦官竊取君權,專擅朝政。

 

. 與黨爭關係

東漢:東漢末年桓靈兩朝,宦官把持朝政,朝野清議鋒芒直指宦官,宦官便憑仗其權勢報復,相繼興起兩次黨錮,排斥異己。

明代:明朝晚期,宦官、佞臣、皇帝胡作非為,朝野剛直之士予以議論抨擊,形成東林黨告非東林黨之爭,而宦官又直接介入黨爭,興起黨獄,殘害東林黨人。

 

宦禍始於東漢,又盛於晚唐,明太祖立國,借鑑歷史,嚴禁宦官干政,惜成祖因宦官之助而得國,違反明太祖舊制,委政宦官,開啟宦官亂政之先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比較唐、明的宦禍情況:               補充資料2

 

唐代宦官干政早於玄宗安史之亂之前,直至朱全忠帶兵入京盡殺宦官,宦禍始息;明朝宦官自成祖時干政起,至英宗時開始弄權,直至明亡。現比較兩朝的宦禍:

 

. 參與帝位紛爭

唐代:唐代宦官的跋扈,莫過於擅行任意生殺廢立皇帝。自憲宗以後的穆、文武、宣、懿、僖、昭七帝,都是宦官所立,而順、憲、敬、文四帝更被宦官殺害。

明代:明代宦官雖未有擅行廢立皇帝,但成祖的得位,實有賴宦官之助;而英宗發動「奪門之變」,重奪帝位,亦有賴宦官曹吉祥的幫助,由此可見明代宦官的影響力甚大。

 

. 掌握權力

唐代:唐代宦官自安史之亂後開始執掌機要,如肅宗就讓宦官李輔國掌管四方奏章,代宗玟讓宦官擔任樞密使。此外,宦官亦充當藩鎮監軍,及掌握中央禁軍。

明代:明代宦官同樣預聞朝廷機要,更可代皇帝批閱奏章;另外又有出使、專征、監軍、鎮守地方等權力。不過,當時宦官所掌握的勢力主要是廠、衛等特務機關。

 

. 與黨爭的關係

唐代:唐代穆宗至宣宗期間,牛、李兩黨因出身和政見不同,意氣之爭相持四十多年,各依附宦官,助長宦官勢力;宦官亦因內部分裂,借牛、李兩黨作為鬥爭工具,朝政置之不理。

明代:明朝晚期,宦官、佞臣、皇帝胡作非為,朝野剛直之士予以議論抨擊,形成東林黨告非東林黨之爭,非東林黨為鞏固共地位,勾結宦官,打擊東林黨,殘害忠良,使朝政更為敗壞。

 

宦禍始於東漢,又盛於晚唐,明太祖立國,借鑑歷史,嚴禁宦官干政,惜成祖因宦官之助而得國,違反明太祖舊制,委政宦官,開啟宦官亂政之先。